【45週年特刊】真愛大家庭 偕力做主工

文|張鈞莉

刊登日期/ 1999.01.01

一九九八年五月三日中壢靈糧堂所差派的弟兄姊妹第一次在楊梅舉行主日崇拜,如果從此計算,楊梅靈糧堂開創至今僅一年多。這個年輕的教會嚴格說來並非中壢拓荒的成果,而是由楊梅地區劉讚生醫師所屬的教會,與中壢靈糧堂居住楊梅地區的會友們合併組成,每提及此事,教會中一位八十歲的老姊妹總搖頭讚嘆說:「這樣的事,自從開天闢地以來未曾聽過!」

成立經過曠古奇事
楊梅是個純樸小鎮,人口十二萬四千餘人,其中本地人多屬客家族群,民風保守。最初中壢靈糧堂計畫於此拓堂時,以為要做客家福音工作,然放眼一望,這一批住楊梅的會友全是本省外省籍的外來人口,又加上經費不足,因而作罷。而後神帶領教會合併成功,同時奇妙無比地賜下未來商場中的教會場地,又及時帶領建築設計師林國仁弟兄加入教會、及與中原大學合辦推廣教育學分班等等,一連串曠古未有的新鮮事,楊梅的弟兄姊妹逐漸明白了神的心意大過專顧於某一族群,而是要建立一個走進社區,以和好、開放、簡樸、環保等禧年精神為導向的大眾化教會。祂走在教會前面,一再以其時機精準無比的奇妙作為顯出恩待教會的憑據,使得楊梅靈糧堂的弟兄姊妹鼓勇向前,不敢小看自己年輕,他們要以此嶄新的禧年模式,迎向下一世紀!

族群融合、切實相愛的大家庭
到過楊梅靈糧堂的人都說,不像去教會,倒像回家。從外觀上,那枝葉扶疏的院落、寬敞的簷廊,古樸的民房形式一看就像個溫馨的家。而會友成份除了原先客家、本省及外省三大族群,又先後有外籍勞工,及青年使命團的外籍學員們加入,膚色、容貌、語言均各有異,形成了聚會時的有趣畫面。這些形形色色背景不同的人在基督裡相聚相愛,更像一個活潑多元的大家庭。
提到會友的背景,楊梅靈糧堂可謂各路英雄薈萃。要說醫生,婦、兒、牙科皆備,可做全身健康諮詢;論到教師,文學理工科技音樂美術兼具,從幼稚園到研究所可以包辦。水電油漆、美容美髮,都有專業人才;連每週愛宴時吃的米飯,都是弟兄親手種出來的。如此一個大家庭,若是逞一時血氣,必定是七嘴八舌,四分五裂。然而楊梅靈糧堂的弟兄姊妹在經過建堂之初的一小段衝盪調適期後,深刻學會了彼此接納的真理,現在這些背景迥異的主內肢體不但彼此諒解,並且互相欣賞,各行業間還可以「互相利用」彼此幫補。靈裡合一是楊梅靈糧堂生機盎然、衝勁十足的最大因素。
合一的具體表現,即是做起事經常是全體動員、人人參與。早期人數不多,同工會幾乎就是會友大會,不分職務頭銜,人人均可表達意見。後來人數漸增,幾次轉移場地舉辦特會,所有搬遷佈置也是一呼百諾,人人奮臂投入。野外烤肉崇拜時,陣容壯觀;大掃除起來,更是鐮刀鋤頭爭相出動,場面雄壯得很。家裡孩子過生日,蛋糕菜餚全端到教會裡來一起慶祝;而前陣子一位弟兄突然車禍過世,大夥兒則乾脆進駐喪家,守靈伴眠、做飯顧孩子,川流不息地定要使家屬無暇傷心才算數。互為肢體、同為一家人的感覺,在楊梅靈糧堂是真實而具體的。

放眼服務社區、剛強有力
楊梅的弟兄姊妹最大的渴望是透過小組進入社區,成為一個真正敦親睦鄰的禧年教會。未來教會預定地將不再是高牆深鎖的傳統模式,而要伸進鬧市走進商場,向社區開放。內部設計上全以開放空間、接近居民為導向;並將與中原大學推廣教育中心合作,長期開設正式學分課程,使得從桃園到新竹的廣大群眾都得以藉著進修機會,自然走進教會。目前一切規劃皆朝向服務社區、無牆無鎖的禧年教會目標邁進。
目前教會主日聚會人數已從一年前的四十人增長到九十人,除學生牧區外,分為七個細胞小組,由中壢靈糧堂王桂華牧師統籌牧養,並設有秘書及行政同工各一人。今年的具體目標是平均人數過百,十個動力充足的細胞小組。至於遠程目標,盼能持續增長,在公元2010年使人數突破兩千。或曰口氣托大,然而楊梅靈糧堂的弟兄姊妹既然親蒙大恩、身受託付,個個豪情萬千,要為神的國度大大張口。他們說,楊梅小鎮的居民要找大醫院、大飯店,或許必須遠赴台北;但今後他們如果要找大教會好教會,讓他們在本地就找到吧!九八年九月廿七日的擴大同工會中,全會眾一致通過的教會異象是:「在楊梅,建立一個剛強有力、滿有榮耀的教會!」至今每一宣告,人人悸動震撼不能止—楊梅,楊梅,我們建家立業、蒙恩蒙召的地方啊,我們就要在這裡建造最剛強、最榮耀的教會!
(作者為楊梅靈糧堂同工會副主席)

相關文章

2025.02.19
音樂與見證的交織,生命改變的旅程
2024年11月3日,台北靈糧堂新酒小組長Molly(蔡孟彤),為了傳福音,號召26位同工籌備音樂見證會,當天有近百人參與,其中有25位新朋友是首次踏進教會。這場以音樂創作發表,結合見證分享的活動,讓許多福音朋友及基督徒被神的愛觸摸。 「有天,神很深地感動我,『如果妳可以呼召小組員,把他們生命中被轉化、被醫治、恩典的故事一起說出來,結合詩歌辦一個音樂會呢?』」在2023年底,Molly領受要邀請小...
2025.02.18
《倍速推進的大能——禁食》書摘:給我一個禁食的好理由(不如給六個?)
禁食還有許多其他目的。我之所以選擇這六點,是因為它們將帶領我們學習聖經中的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多年來為我的禁食帶來 了目的。所以請拿出你的聖經,準備好刻意來尋求禁食吧。為了幫助您發現禁食的目的,我在此提出幾個有助於更深探究的問題:
2025.02.18
【台灣拿細耳人集訓見證】以神為中心,領受拿細耳人的呼召!part2
看拿細耳集訓見證part1 台東靈糧堂 社青/亭亭 「過往,我覺得有刺青看起來很酷,但根源其實是自卑感和錯誤的身份認同。」第一天聚會,李協聰牧師領受要為身上有刺青的人禱告,當下我很驚訝,卻也感受到天父要更深的醫治我,因為刺青帶來的羞愧。我參與在教會的兒童、青少年事工,曾有家長看見我的刺青,向牧者表達擔憂,覺得我會帶給兒童負面影響。也因此雖然我服事下一代,卻常會在意別人的眼光,然而,在聚會中的禱告服...